当前位置:首页 > 冷链 > 冷链运输

新零售时代,冷链物流的机会与软肋

一提起新零售,不少人会首先想到各种生鲜商超。以阿里的盒马鲜生、苏宁的苏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等为代表的生鲜商超得以从各种零售新业态中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生鲜食品容易腐烂变质,而消费者对食材品质与安全性的高要求,使得物流运输能力成为整个生鲜行业的关键所在。如此一来,一个名曰“冷链物流”的事物进入了大众视野,并成为各路商家竞相布局的焦点。

冷链物流是什么?
简单地来讲,由于生鲜产品从出厂到运输,再到消费者手中,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不利于其保鲜,因此,人们想到,将冷冻工艺与制冷技术应用至生鲜产品的物流过程中,从而确保易腐易损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低温环境,以求保证质量、减少损耗。这便是所谓的“冷链物流”,通常应用于食品与农产品领域。

而这便是现代冷链物流大体上的全部过程。

本质上讲,冷链物流还是物流,其核心目的自然是保障生鲜、快消品以及医药行业等特殊商品的品质。

冷链物流缘何被重视?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门槛高、运营成本贵、回报周期长等与生俱来的行业属性,冷链物流一直不温不火,2016年冷链物流收入甚至不到社会物流业总收入的3%。然而,眼下的冷链物流却摇身一变成为各路商家热捧的对象,苏宁、顺丰、万科、新希望甚至国家铁路局都纷纷开始进军冷链物流。以苏宁为例,现已形成了一张拥有40座冷链仓、覆盖173座城市的全国冷链网。

是什么让冷链物流越来越被重视?原因是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也更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生鲜食品市场的火爆便是佐证。然而,我国食品的保质保鲜状况并不乐观。而且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我国目前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欧美的冷链流通率可达95%以上。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家对冷链物流的支持力度正不断提高,各相关职能部门发布的多个文件中提出了健全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督导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完善。

也正因为如此,冷链物流行业开始了迅速发展进程,且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据中冷联盟数据显示,2007-2017这十年间,我国冷链行业共发生325起资本事件。其中,私募融资事件266起,占比为81.85%;并购事件36起,占比为11.08%;共有17家冷链行业相关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占比为5.23%;有6家冷链相关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包括香港),占比为1.84%。另外,这十年间,共有189家投资机构在冷链各细分领域谋篇布局,其中,红杉资本以13单投资高居榜首;鼎晖创投6单,位列第二;今日资本、天图资本、联想投资各5单,并列第三。与此同时,共有150家冷链企业完成融资,其中,易果生鲜完成6轮共计70亿元融资,达达-京东到家完成5轮共计33亿元融资,中粮我买网完成22亿元融资,美菜网完成6轮共计17亿元融资,海航冷链则凭借着2015年7月新三板定增,获得了17亿元的融资。

除此之外,由中外运、普菲斯、阳明以及亿达等共同出资,并于2009年成立的中外运普菲斯,由招商物流及美冷共同出资,并于2010年成立的招商美冷,由招商局与中外运整合重组,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的物流航运事业部等,都是行业重要、且积极布局发展的资本大事件。由此可见,资本事件正在加速推动行业的发展进程,也让更多资本陆续关注到冷链行业。

另据中冷联盟数据研究,新三板市场上仓储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为36.5%,而新三板冷链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8.4%,可见,企业的仓储业务比重较大的话,会增强其赚钱的效应。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提升引导的消费升级,冷链物流势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需克服的障碍
客观地说,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若想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还有些障碍需要克服:

首先,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以冷库为例,我国冷库容量低的问题仍然突出。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冷库总容量达到10742 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而我国的人均冷库容量却与冷库总容量呈倒挂态势。2016 年,全球人均冷库容量为0.2 立方米,而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冷库容量高达0.96 立方米,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43 立方米。同时,我国沿海地区冷链基础设施相对分布较多,然而,承担了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中西部地区却冷链资源匮乏。

不可否认的是,冷链物流的基础配套设施初始投资成本巨大,而这种投资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时,盈利能力总是较低的。因此,仅靠民间资本力量很难实现快速发展与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初期,大多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冷库等大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而我国在这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冷链市场尚无统一的规范标准:我国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都不甚健全,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加之冷链运输货品种类繁杂,各地对于冷库、车辆的规范化要求差异大,对冷链行业的标准设立而言也是一种障碍。从本质上来看,冷链是通过集约化、标准化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所以前端企业生产、加工包装以及政策都亟需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物流冷链体系和国内生鲜电商发展现状,有以下两种打通的思路:

横向打通 —— 以美国冷链市场为例

美国冷链物流市场分工非常明确,各个环节参与者各司其职,有效衔接。在每个环节上,企业通过联合并购,资源高度整合。

美国物流冷链企业巨头大多以仓储为主,面向全球市场,其冷库运营商前五强冷库容量占到国家63.4%。这种横向打通模式,有助于企业更加专注于发展专业能力、进行专业化投资,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来降低各个环节产品损耗,保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高效配合,形成有利的规模效益。

纵向打通 —— 依靠国内生鲜电商飞速发展

随着生鲜电商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如京东、顺丰、阿里等,纷纷开始涉足冷链行业。这些大型物流和电商企业除了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外,往往也具有「垂直一体化」的经营特点,从销售端反向打通各个环节;同时,也对流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各环节资源进行整合,从优调度,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冷链的运营、管理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冷链信息化程度还有待进步: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目前还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导致“断链”现象严重,冷链腐损率较高。在新零售热潮下,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应进一步得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赋能,进而通过技术集成化、信息系统化、装备智能化、运作集约化的转型与升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尽管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但国家的重视与企业的发力,让人们看到了新零售时代里冷链的盛宴已经在路上。未来,冷链物流将会如何发展,广大消费者们又能获得哪些全新体验,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冷联盟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服务内容 | 广告规格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联系电话:13910411339    邮箱:1708193630@qq.com
www.food-sources.com    食品资源 Food Sources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5-2024
技术支持:上海纯点网络 沪ICP备170543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