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 访谈对话
启舞亚洲食品商务----- 2019 SIAL China 中食展上海发布会群访
采访媒体:中国烹饪杂志、扬子晚报、环球美味、昊图食品网、食品资源
受访人:商业发展中心主任 刘颖霞、 北京爱博西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SIAL China中食展CEO 刘进
问:今年中食展20届展里面最大的亮点是什么?给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刘进:我觉得中食展今年的亮点很多,让我主推的话还是创新大赛,因为中食展这些年办展宗旨是随着市场的变化有一些调整的,以前我们以贸易为中心,强调的是国际性、专业性、贸易性,近年我们更多的是突出创新、突出个性、突出社交。创新大赛实际上是中食展有别于其他展会最突出的特点,希望大家关注。另外,我们也有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现在有推出智能选货,把一些科技手段融入到展会。再有就是功能性营养食品,希望将来针对不同的人群细分,来引导生产企业为不同的人群生产产品,以往是给消费者什么产品消费者就买什么产品,未来可能是消费者有什么需求,生产商根据消费者不同群体的需求为他们生产产品,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改革。这个路可能很长,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做这个市场。
问: 今年会同期举办的中国商业论坛的内容是什么?您觉得会给今年的展商、专业观众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刘颖霞:今年我们中国商业发展论坛的主题是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会有很多地方政府、很多中食展的展商、观众参与。论坛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集中在营商环境对整个实体产业在各地的食品企业的影响,论坛邀请了一些世界500强的企业。像光明乳业等一些国内国际的知名品牌,还会有一些营商环境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政府来分享成功案例。另外一点,是会聚焦在对食品健康和安全的监管上面。探讨在这些方面,政府的监管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同时中国商业发展论坛还会做一些跨界性的融合,比如我们邀请了国际方面、物流方面、创新方面的一些专家学者、龙头企业。比如微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还有一些供应链金融的,分享通过跨界如何赋能食品产业。论坛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针对中食展的国际性,食品跨境合作的主题论坛。
问:我们跟中食展有十年的合作,看着它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以前我们去过法国的SIAL展,我那时候就想什么时候中食展的人气也有这么旺就好了,现在已经很旺了。
刘进:法国SIAL展是两年一届,中食展是一年一届,如果我们把两届加在一起,现在已经比母展还大了。
问: 随着国家调整战略,是拉动消费。中国为了环保等等,就要更多的进口食品,业内人士主张更多进口高质量产品。您认为怎么把老外的高质量产品继续送到中国人餐桌上?
刘进:我是觉得中国的市场需求体量太大,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满足的。必须是中国消费,全球供应。这种趋势是必然的趋势。怎么能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体验到国外那种更好的生产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实我们希望的是未来能够把更多国外资源性的产品引进到中国。涉及到中国自己的工艺、包装、设计、理念,能够跟上国际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这种差距越来越小了,在我们展会上,以前我们展商展出的很多都是初级产品,农产品居多。但是这几年也能看到我们有一些品牌做的不错,包装设计的跟进口产品看不出差距的展品了。而且从中食展现场也能看到,很多中食展国内展商的展台设计比国外的还漂亮,这就是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自然会带动中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给中国食品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这种多样化的选择,就目前中国进口食品来说,价格相对会更高一些。以前是在一线城市比较流行,这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原来一线城市的消费已经流入二三线了。从中食展的角度,我们会更多引进国外多种多样的产品,中国可以有更多样的选择。未来我们要引领整个食品行业的创新,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展会,推出更多有创新意义的产品给中国的消费者,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时间享受到创新的优势。外国人没有的,中国人先体会到了。
问:中食展一直都是国外展商和国内展商比例1:1,我们本土的展商,这届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招商的时候,欢迎什么样的参展商? 刘进:我们更期待的是中国的生产企业参与到中食展中来,因为这个平台是一个国际化平台,有利于自己产品品牌的传播和推广。中食展参展商差不多是一半国际展商一半国内展商,但是从真正参与到中食展当中的中国展商构成来讲,进口商代理商居多,毕竟近几年国外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体量也越来越大,也需要更多的经销商代理商来消化,把产品铺到整个中国市场。但是从中国食品工业的长远发展来讲,代理商贸易商先解决了渠道的问题。一旦国外的产品落地中国,在中国生产的话,我相信这是不远的将来就会发生的事情。因为要降低成本,而且生产规模要加大。毕竟国外的生产体量、生产规模还是有限的,
大家对中国的消费能力还都是估计不足的。一旦发现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潜力、市场体量的话,肯定会把自己的生产放在中国,第一解决量的问题,第二解决价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带动整个中国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这是我们未来要着力去邀请更多中国食品生产企业参加的原因。
问:中食展创新大赛筛选出的新产品,是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都适用一样的标准吗? 刘进:一样的,中食展官方网站专门有一个创新大赛的页面,参展商可以根据我们网站公布的评审标准,看自己的产品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如果符合这些标准,就可以在网站上提交你的产品信息。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都适用于同样的标准,专业的评审团队会从展商提交的产品里面,分别筛选出入围产品、决赛入围产品、十佳入围产品,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奖。
问:近年来,国人对进口产品热情不减,您觉得哪些进口食品更加受到国人的欢迎,有没有品类方面新的特点?去年11月首届进口博览会,很多观众就觉得以后进口到中国的外国美食会越来越多,中国人会更加有口福了。您觉得中国人对进口食品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刘进:中食展一直致力于不断打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另外,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消费者的需求,买家、卖家的客户体验,发觉他们的需求痛点,研究中食展在整个食品行业领域,能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着重特别关注的东西。至于同类的展会,我们不会特别的去予以比较或评价。我们希望中食展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办展方针,也是通过专业化的规划,让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其中,这个是中食展比较有特点的布局。另外,中食展还是更多注重于创新,不是传统的贸易对接。贸易对接,我觉得是我们以前20年在做的事情,未来20年,我们更推崇的是新三性,即创新属性,社交属性和未来个性,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个问题,从整个中国的进口食品的消费趋势来讲,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一共从181个国家地区进口各种各样的产品,进口食品交易额达到了582亿美元,这个体量和规模都非常大,品类也非常繁杂。根据海关统计数据,进口食品交易额最高的应该是肉类,食用油排第二,糖排在第三位。这是从大宗的角度来讲,但从中食展上的展商参与情况来看,最火的是休闲食品。因为海关统计不是把休闲食品作为单独类别进行统计,而是糖果、饼干、巧克力等细分类别分别统计。如果按照休闲食品大类统计的话,休闲食品应该是进到入中国市场最多的食品。从国人对进口食品消费的变化上讲,我们以肉类为例吧。
2014年,中国肉类的进口目录国只有六七家,到2018年,肉类进口目录国已经有了30-40家,增长幅度非常快。中食展从2014年开始设立餐饮供应链馆的肉类专区,最初只有几百平米。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中食展餐饮供应链馆的肉类专区已经发展到了三个馆。调味品专业也是如此,两年内从几百平米发展到两千多平米,并且也有很多进口调味品。
问:中国人开始尝试国外的调味品进行烹饪了,这方面也在增长 刘进:对,国外展商的优势是很会做宣传,而且对某一类产品宣传力度非常大,比如橄榄油,广受称赞,大家可能都用到过橄榄油,但没有家庭把橄榄油作为主要的食用油。其实国内有很多非常不错的食用油,但是我们不会吆喝。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即便没有被作为主要的消费,就已经让国外厂商感觉到中国的市场体量之大了。我觉得如果让每家把橄榄油作为主要的用油,那整个市场将供不应求。
问:目前中食展八大主题馆里有一个绿色农业主题,在中国,农业主题一般都是政府组织多一点,中食展是用哪些策略去做?
刘进:中食展虽然是商业化展览,但也有很多公益性。很多地方政府要扶持当地的经济,其实农产品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跟地方政府打交道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也有很多苦衷,比如产品走不出去。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当时甘肃有个地方产大枣,特别好,但是销售不出去,所以政府就找到我们,希望能通过中食展的平台帮助销售。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中食展应该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这些难题,也是让大家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在绿色农业主题也跟各地政府有多种合作,包括由政府组团参与到中食展绿色农业馆。另一方面,我们也考虑到中国有些特别好的东西是人参当白菜卖了,我觉得这是资源浪费,也是对资源的不尊重,我们也希望通过主打高端消费的中食展平台,把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起来。所以我们在中食展设立了地标天物展区,展示有地方特色的稀缺农产品,我们希望把原来被称作“土特产”的产品不再土,并且提升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真正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明年我们也准备跟商业发展中心着力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地标天物的专馆,把各个地方有独特地理特征的地标性产品,着力打造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卖到更高的价格。因为物以希为贵,把本来具有稀缺性的东西当一种很便宜的东西卖掉,就很可惜了。绿色农业馆就是雏形,明年会看到我们有一个很完整的地标天物的专馆。
谢谢各位。
【 关闭窗口 】 |
全部
访谈对话
专题论述
专题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