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 冷链运输
国务院发文:3年内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冷链物流企业长期以来,我国的冷链运输业一直被贴上“多、小、散、乱”的标签。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中国有20万左右冷链车司机,其中95%都是个体司机。虽然占比巨大,这一群体往往局限于面对面的熟人交易模式,货与车匹配效率不高,这就导致我国冷链货物运输市场难以对货源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运用,物流市场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通常致使本该通过冷链车辆运输的食品,绝大多数货主却选择使用普通货车来运输,大大提高了生鲜食品损腐风险,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 针对于冷链市场现状而导致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力争在3年内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 《意见》中提出以“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创新驱动,提高效率”“完善标准,规范发展”为四个基本原则,以“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为9项具体的工作举措,探索建立对运输环节制冷和温控记录设备合规合法使用的监管机制,规范冷链物流企业采购和租赁设备及运输工具。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取缔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完善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加快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和承诺制,加快实现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之间管理规定的协调统一,加快建设开放统一的全国性冷链物流市场。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投融资支持,创新配套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整合产品、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资源,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信息平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冷链物流发展高度重视,冷链行业将成为新的风口!未来的冷链企业也将以更加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的企业管理方式来取代、规范传统个体车主“多、小、散、乱”的经营模式成为行业核心。 来源:中国制冷网 【 关闭窗口 】 |
全部
访谈对话
专题论述
专题活动
|